發改委:利用“雙11”推進電商信用體系建設
一年一度的全國性網絡購物狂歡即將開始,監管機構希望利用這一機會加快中國信用體系的建設,切入點在于打擊“信用炒作”,以推動電商企業間的信息共享。
涉及電商交易、物流及社交等多個領域的主要玩家,包括阿里巴巴、騰訊、京東、順豐速運及滴滴出行等,承諾參與由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主導的電商信用體系建設。這些企業在“雙十一”這一電商大型促銷活動開始前,共同簽署了“反‘炒信’信息共享協議”。
所謂“炒信”,通常指利用虛構的網絡交易以炒作賣家信用。虛假的交易記錄可能為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帶來影響。除了炒信之外,政府想要監管的內容更多:惡意差評、濫用倒賣個人信息等均是電商信用體系希望解決的問題。
由企業共享的信用信息將匯集為受懲戒的黑名單,于“信用中國”網站發布;這一網站由國家信息中心主辦,發改委和央行指導。發改委財政金融司副司長李聚合表示,黑名單信息包括為“炒信”提供賬戶、數據、技術、物流、資金等服務的單位、個人、網站和應用。
發改委副秘書長許昆林表示,相關中央部委將“利用大數據和加強監測監控,規范網絡交易行為”,以“實施反’炒信’信息共享機制和聯合懲戒措施”。
這些具體懲戒措施包括:屏蔽或刪除現有賬戶、限制商品及服務發布、限制參加營銷活動、限制提供互聯網金融服務、降低搜索排序、限制失信物流企業進入電商平臺、查封社交媒體賬號及限制網絡廣告推廣等。
此外,監管機構要求電商平臺“積極推進賬號實名制認證,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、居民身份證號碼為基礎,與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進行數據比對和約定交換,基于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,建立電子商務及分享經濟領域‘炒信’行為聯合懲戒子系統。”
許昆林還提及了9月11日通過的《關于進一步健全相關領域實名登記制度的總體方案》。
這一聯合懲戒子系統的內容包括:建立共享并定期更新“炒信”黑名單,創新聯合獎懲工作機制,逐步開展線上線下聯合失信懲戒和守信激勵。
這一涉及電商的誠信體系僅是更大規模的“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”的一部分。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民稱,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已經實現了37家部委和32個省級平臺的互聯互通,“供歸集信用信息6.26億條”,并歸納為進行聯合激勵的“紅名單”和實施聯合懲戒的“黑名單”。
被列入黑名單的企業將在“發行企業債券”、“參與工程招投標”、“購買不動產及國有產權交易”及“發行股票”等多個領域受到限制。
- 上一條 上一篇:河北省“十三五”電子商務發展規劃
- 下一條 下一篇:發改委警示“雙11”:禁止虛構原價